2018年6月15日,特朗普的美国政府发布了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
对美国这种出尔反尔、不顾大局、反复无常、毫无诚信的做法,中国政府随后进行了对等的反击,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主要是大豆)、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告。至此,备受养猪行业关注的“对美大豆加征关税”这一政策,已落下实锤。
对美豆加征关税,能起到那方面的影响?根据对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国别的分析数据来看,2017年我国大豆总进口量约为9553万吨,其中从巴西进口5093万吨,占53%;从阿根廷进口658万吨,占7%。乌拉圭257万吨,加拿大205万吨,俄罗斯49万吨,而美国的大豆对中国的出口占美国全部出口大豆的62%,美国2017年向中国出口的大豆是3285.4万吨,占中国整个进口的34.39%,大豆供应对美依存度约为29.9%。
正常来讲,占进口总量低于10%的品类被认为关税的变动不会对行业有明显影响;10%-30%之间,分类的关税变动会造成对行业的价格水平产生明显影响;而30%-50%之间,则会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超过50%的,将会对行业产颠覆性的影响,会彻底改变行业发展。
此前,我国大豆进口关税为3%。一旦关税开始征收,按照4~5月交货期1000美分/蒲式耳的外盘价格,以及6.3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估算,进口美豆的折算成本将达3773元/吨。进口大豆,主要用来压榨和饲料。相对于食用油来源更广外,进口大豆压榨后的豆粕是国内肉禽制品饲料的重要来源,也是对于价格影响最直接的因素。饲料上,豆粕在精饲料的原料成本中占比约25%;根据2017年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生猪、肉牛、肉羊、肉鸡、蛋鸡、奶牛精饲料费用在总成本中占比分别为44%、14%、13%、69%、66%、44%。2017年,饲料用途的豆粕需求6700万吨,占豆粕总需求的98%,其中用于生产生猪饲料的豆粕占49%。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后,巴西、阿根廷大豆肯定会受益,进口大豆价格上涨将成为可能。经估算,或会带动国内豆粕价格上涨20%左右。豆粕成本约占饲料总成本1/4,约占养殖总成本的15%。如果豆粕价格上涨20%,会对饲料行业有什么影响?会对养殖有何影响?
豆粕上涨国内饲料企业,猪、鸡饲养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养殖成本将走高。当豆粕价格上涨过高时,饲料企业或将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来控制成本。减少豆粕用量或寻找替代品种。但无论怎么样,美豆关税可能推高豆粕、玉米等原料价格,饲料成本上涨或将直接转嫁到生猪养殖上,而目前猪肉消费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这将进一步增大养殖户的亏损程度。所以寻找一款合适的好猪料或是目前养殖场一个重要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