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17日消息:据行业官员周三称,中国加强转基因大豆进口管理以及冬季雾霾防治,将会提振豆粕价格,改善压榨利润,这可能给油籽行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经过数月的压榨亏损后,8月份大豆压榨再度盈利,因为养殖行业需求强劲,豆粕的过剩供应…
近来美国对伊拉克、日本、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和其他国家销售小麦(这些销售尚未完全反映在美国统计调查局10月26日发布的出口检验报告中),因此本月将美国2017/18年度所有小麦出口预测数据上调2500万蒲式耳,全部增幅集中在硬红冬小麦。硬红冬小麦出口预计达到4.15亿蒲式耳。虽…
11月初以来,菜粕期货企稳反弹,本周二一度大幅走高,刷新月内高点,但很快回落。粕类库存偏低 需求较为旺盛随着气温降低,菜粕市场逐渐进入消费淡季,但由于今年水产面积扩大,菜粕消费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据监测,截至11月10日当周,油厂菜粕成交量为19000吨,周环比增加61…
今年黄淮、江淮等地玉米品质的实际状况不尽人意,优质的玉米粮源恐怕有限。而从当前一些零星的传闻显示,个别产区的品质合格玉米甚至不足半数,甚至更少,这在后期难以支持饲料养殖以及深加工行业的采购需求,未来有可能形成优质玉米的价格高地,考虑2017年东北地区玉米的品质…
进口大豆陆续到港将使油厂开工率上升,增加豆粕供给。需求方面,进入冬季,北方雾霾严重地区环保整治力度升级,小规模养殖以及散养业将受到一定冲击,豆粕有望进入回调模式。我们主要择机采取做空豆粕,或者买入豆粕看跌期权。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报告显示,截至10月26日…
对于2018年将要上市的小麦来说,开头就显得不顺利,受华西秋雨和土壤持续偏湿等影响,河南、安徽北部等地部分冬小麦播期和发育期较去年和常年偏晚2周左右,尤其河南南部播期较去年偏晚10~30天。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将有三次冷空气,其中19日前后黄淮中南部至沿淮地区出…
对于2018年将要上市的小麦来说,开头就显得不顺利,受华西秋雨和土壤持续偏湿等影响,河南、安徽北部等地部分冬小麦播期和发育期较去年和常年偏晚2周左右,尤其河南南部播期较去年偏晚10~30天。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将有三次冷空气,其中19日前后黄淮中南部至沿淮地区出…
南美播种逐步展开,其产量前景将是本月中旬以后价格波动最核心的因素。美国大豆丰产已成事实,压力得到释放,市场焦点转向南美——随着巴西、阿根廷的播种,未来天气将成为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美豆收割基本结束,产量定型,11月份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给出的新季美豆单产为…
进入立冬节气之后,冷空气不断来刷“存在感”,降温和雨雪成为天气舞台上的主角。11月13日开始,冷空气造访淮河以北,东北、华北不少地方,促使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刷新今年以来的新低。紧接着,一股更强冷空气又蓄势待发,即将影响未来一周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并带来大范围大风…
截至11月10日,南方主产区新季中晚籼稻累计收购量占产量的比例为16%,同比快1个百分点。今年部分主产区提前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及农户售粮积极性高于上年是收购进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按中晚籼稻产量10850万吨、商品率50%测算,农户尚有可售余粮约3689万吨。截至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