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3日,受辽宁省粮食行业协会委托,辽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相关专家在沈阳市召开会议,对辽宁省粮食行业协会、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大连市粮油检验检测院、辽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事务服务中心等单位完成的“辽宁地产稻谷质量、营养成分评价体系研究”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评价。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杜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原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唐瑞明,辽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总工程师李杰夫,辽宁省粮食行业协会会长魏剑英,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所长曹毅,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辉,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研究员侯守贵,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新华,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教授王丽娟等专家、领导出席此次会议。

会议议程
一、成立专家委员会
杜政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唐瑞明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辉、侯守贵、李新华、王丽娟为委员会成员。

二、研制单位汇报、介绍相关研究情况
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陈怡岑从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过程、分析结论、创新点、取得成果与应用等方面向专家委员会汇报。

三、专家质询、交流,并形成专家评价(鉴定)意见
1.提供的评价材料齐全、完整,内容详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相关要求。
2.研究表明,对照《中国好粮油 稻谷》标准进行评价,150份有效样品中,食味值、垩白度、垩白粒率、出糙率、整精米率5项指标均达到“中国好粮油”三级以上标准的占比34.6%,主要优势指标整精米率较高,符合三级以上样品整精米率均值为77.8%,远高于一级品68%的要求。
3.研究发现,留胚粒率最高值为99.7%,最小值为81.5%,平均值为93.2%,留胚粒率在80%以上的,占本项目总样本数的70.59%,说明辽宁稻谷适合加工优质留胚米。
4.研究发现,对照LS/T3269-2020《油用米糠》标准,符合一等油用米糠的样本数为27个,二等样本数101个说明辽宁地产稻谷米糠油脂含量高,适合加工稻米油。
5.本项目对辽宁稻米垩白度及粒型提出了分级和分类标准,首次提出垩白度分级为:低垩白大米:4<垩白度≤6,较低垩白大米:6<垩白度≤11,高垩白大米:垩白度>11;粒型分类为:长宽比≥2.0为长粒型米,1.5-2.0为中粒型米,<1.5为短粒型米,指出辽宁地产稻米多为低垩白且为中粒型米,对指导本省稻米加工设备配置、工艺设计、适度加工、节粮减损、提高商品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6.本项目参加单位80余家,起草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共16项,技术指导相关企业200余家,培训人数500余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综上,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稻谷质量和营养成分评价体系的技术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议持续推进相关研究工作,积极筛选和推广适合省内不同地区的优质稻谷品种,推进辽宁优质稻谷产业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