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商品市场,价格已成为一个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在同等条件下,定价低的往往更能获得消费者青睐,这也是西方国家为了避免行业恶性竞争往往会设定一个最低价的主要原因(恶性竞争是指公司运用远低于行业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或使用非商业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市场份额的竞争方式)。近期,随着中美贸易战甚嚣尘上,中国对进口美豆加征25%的关税导致美豆对华出口量巨减,美豆价格与其重要替代产地巴西大豆价格之间的差距也由此拉开,且价差已攀升至历史高位,毕竟作为全球第一大买家中国的购买力绝对不容小觑。目前,对于中国以及全球其它大豆买家来说,是该买美国大豆还是买巴西大豆呢,政策风险之外,价格或仍是主要的考量因素。
中国市场:10月船期进口成本美豆较巴西每吨高出285元
我们知道,中国对美豆加征25%的关税,只是意味着进口成本上的增加,并不是完全禁运。按照400美元/吨的大豆进口CNF成本来粗略估算,25%的关税意味着成本每吨要上升680元左右。随着4月份中国宣布计划对美国大豆等产品加征关税以来,迄今为止,美豆价格已下跌了16%,而作为主要替代产地的巴西则坐收渔翁之利豆价上升了近25%,这一涨一跌之间,即便对进口美豆加征25%的关税,进口美豆与巴西大豆之间的价差已然缩窄到了285元/吨。当前巴西大豆较美豆的离岸基差报价,以10月船期为例,要高出180美分/蒲式耳。
进入三四季度之后,随着巴西大豆货源逐渐减少而美豆季节性大量上市,若巴西大豆报价进一步攀升而美豆价格季节性下降,不能排除即使加征25%关税之后,我国进口美国大豆与进口巴西大豆成本相当的情况发生,届时相信我国部分厂商也会入市订购美豆。估计这也是油世界称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初中国仍需进口1000万吨美豆大豆以及荷兰合作银行称中国可能不得不高价进口多达1500万吨美国大豆的主要原因吧。不过,鉴于川普最新言论称已经准备对中国全部5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贸易战呈升级态势,进口美豆的话,政策面风险依然存在,还是谨慎为上。
其它市场:已纷纷改为进入美豆市场采购,但持续性存问题
随着美豆离岸基差报价跌至比巴西大豆离岸基差报价偏低70%左右,其它国家已纷纷涌入美豆市场进行采购。相关数据显示,从4月份第一周到6月份第四周期间,美国对埃及的大豆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增加近四倍,对越南和台湾的出口增加三倍,对荷兰的出口增加两倍,对其他亚洲国家的出口增加20%甚至更多。此外,美国豆价下跌还吸引了墨西哥、巴基斯坦以及泰国等进口国竞相采购。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墨西哥已经预订了近100万吨美国大豆,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巴基斯坦预购了27.3万吨的美国大豆,同比增加44%,泰国预购了22.14万吨美国大豆,为过去六年平均水平的近十倍。第三大出口国阿根廷也进口了美国大豆,连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也称,巴西可能需要在年底从美国进口多达100万吨大豆,以满足当地压榨商需求。不过,由于中国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它国家总体进口需求数量有限,一旦需求得到满足,这些国家料也将会离市,届时大量美豆将何处去,或者是存入美国的仓库,我们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