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正式进入拍卖季,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将要改变。从拍卖情况来看,上周玉米拍卖成交火爆,二等玉米大多溢价成交,一定程度上支撑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延缓玉米跌势。随着临储玉米投放的正式启动,虽然玉米尚未投放到市场,玉米供给和需求方面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玉米供给出现了明显的增加。
3月中旬以来,市场就弥漫着抛储气息,基层农户和贸易商囤货风险加大,惜售情绪出现明显松动,出货较为积极,南北方港口玉米库存出现了明显下降。整体来看,玉米市场正在由本地新粮价格向临储成本靠拢。3月下旬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听到最多的词就是“临储传闻”“下跌”,特别是4月4日临储玉米拍卖消息正式落地后,从山东到河北,再到河南等地,整个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市场犹如霜打的茄子似的,玉米价格跌势一度颇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短短一个月不到跌幅多达80-110元/吨不等(截止上周五即4月13日),不少业内表示戏称已经“哭晕在厕所”。
时移事易,日前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开始一改此前跌跌不休现象,并且期间伴有反弹,其中潍坊地区再次扛起反弹大旗,今日寿光巨能金玉米收购玉米价格1920元/吨,较上周涨40元/吨。寿光新丰淀粉厂收购玉米价格1920元/吨,较上周涨40元/吨。寿光晨鸣收购玉米价格1920元/吨,较上周涨40元/吨。昌乐盛泰药业收购玉米价格1906元/吨(烘干玉米同价),较上周涨32元/吨。滨州容海(原华义)收购玉米价格在1940元/吨,涨30元/吨。聊城临清金玉米收购玉米价格1870元/吨,较上周涨34元/吨。至此,大家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不仅会油然而生,同时内心应该也会有一连串的疑问,那就是山东玉米行情为何又开始回升了呢?此轮反弹空间有多大?此轮反弹后还会再创新低吗?
众所周知,自上周(4月12日)起,临储玉米政策拍卖正式拉开帷幕,拍卖粮数量较大,4月12-13日累计拍卖近700万吨(包括分贷分还拍卖),具体情况如下:4月12日临储玉米计划投放3590247吨,实际成交3330979吨,成交率92.77%,最高价1660元/吨,最低价1260元/吨,成交均价1481元/吨;次日临储玉米计划投放3089437吨(全部黑龙江产),实际成交2626533吨,成交率85.02%,最高价1530元/吨,最低价1330元/吨,成交均价1410元/吨,同时分贷分还玉米计划投放301972吨,实际成交301850吨,成交率99.95%,最高价1550元/吨,最低价1290元/吨,成交均价1471元/吨。
虽说首轮拍卖粮数量较大,然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结果来看,成交数量及溢价幅度可以说完全超出此前多数业内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同时随着此前玉米价格大幅下调至阶段性低位,囤粮贸易商利润被严重压缩,对于手中的高价粮源惜售情绪再起,影响当地深加工企业整体到货量,共同支撑了玉米行情。在此次拍卖高成交率的背后,可以看出国内主产区余粮仍较少。虽然受前期临储拍卖传闻以及天气回暖影响,基层种植户积极出售存粮,持粮贸易商也出售存粮意愿较高,市场供应持续增加,但由于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下调导致玉米产量下调,加之华北新玉米收获期遭遇阴雨天气,优质粮源供应量有不同程度下降。随着本周临储玉米继续投放约700万吨,玉米市场已经进入大量抛储周期,区域性供需偏紧格局将得以缓解。不过考虑到临储玉米的品质问题,大批量的临储玉米投入市场,采购主体倾向于深加工企业,饲养企业对优质玉米的需求无法从拍卖中满足,将加大对市场流通优质粮的采购力度,对玉米价格下跌空间有所抑制。
展望后市,时下国内猪市仍旧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猪价整体暂仍弱势调整,生猪养殖亏损严重,按照眼下的饲料与生猪价格推算,现如今生猪养殖仍每头亏损250元左右,生猪养殖风险大,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玉米饲用需求受到抑制。同时,眼下产区余粮已经见底,随着临储玉米的大批量投入市场,临储陈玉米大批量出库将对玉米价格造成一定冲击,短线玉米反弹空间预计受限,很难再回升至此前年度高位附近。但临储玉米质量堪忧,优质玉米的优势将逐渐突显,饲料企业也会逐渐加大对优质粮源的采购,对玉米价格起到一定支撑。经过前期的高位回落后,后期下行空间也已有限,预计中短期玉米行情整体将以盘整运行为主。总的来看,5月国内玉米市场或将有大量陈粮流通,拍卖粮价格优势相对明显,新玉米价格或将受到利空压制。随着供应压力的逐步释放,玉米市场将继续弱势下调,但是拍卖底价高于去年,拍卖数量庞大而品质较差,需求也将逐步进入季节性旺季,优质玉米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预计价格失控性下落概率不大,调整幅度或控制在合理区间内。
(天下粮仓、中国证券报-中证网、饲料行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