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米续6月快速上涨后,7月价格有所回落,其中泰国在6月涨幅最大,7月跌幅也最大。截止7月底,泰国、越南、印度5%白米报价410美元/吨FOB,同比分别下跌6%,4.6%和1.3%。从7月亚洲大米贸易情况看,采购国较为理智,没有追涨,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需求清淡,价格回落。目前市场仍然在多空博弈中,亚洲具备大米出口能力的国家较多,市场竞争激烈,采购方选择余地较大,因此定价权仍然偏向于采购方。
从三大主要出口国看,7月份泰国上月上涨过快,价格偏高贸易放缓,但因泰铢兑美元走高。泰铢兑美元报33.32,为逾两年来最高位,价格下跌空间有限。 本月越南大米供应商拿下了菲律宾17.5万吨大米采购标,越南国内大米价格微幅走高,胡志明市的一位贸易商表示:“国内大米价格微幅上涨,但FOB报价并未继续上涨。” 由于出口价格过高,交易清淡,市场目前大多关注政府间协议。
印度大米出口需求迟滞,目前该国蒸谷米相对其它国家尚有低价优势。安德拉邦南部卡基纳达的一位出口商表示:“目前需求疲弱。非洲买家的需求并未改善。”卡基纳达的另一位出口商表示:“卢比的上涨使得我们很难来调降价格。”


越南秋冬季稻谷播种面积可能下降
据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统计,截至7月中旬,夏秋季稻谷的种植情况总体较好,比去年同期提高2%,超过212万公顷,其中南部省占总量的90.6%,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占77.6%。而且作为传统主产区的湄公河三角洲今年种植面积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种植面积缩减主要是因为农民转种了其他经济作物。一些地区要求农民将稻谷种植在有堤坝保护的区域,以避免洪水带来的不必要损失,要求部分地区农民休耕给土地一些喘息。
夏秋季稻谷已经收获了34.5%,收获面积达66.37万公顷,其中包括湄公河三角洲的65.43万公顷成熟稻田。预计单产为58.7英担 /公顷。还有大部分夏秋季水稻仍然处于抽穗和开花阶段。
目前,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已经种植了35.54万公顷秋冬季稻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7%。主要生产区域集中在迪石江、口江、长一省和芹苴等地区。越南北部则已经完成冬季水稻种植,目前处于分蘖期。
亚洲大米快速上涨后孟加拉调整进口策略
尽管孟加拉是全球第四大大米生产国,但今年受灾后大米库存紧张,6月份孟加拉国内大米价格同比飙升47%,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现在孟加拉已跃升为主要的大米进口国,据悉,今年孟加拉国预计将进口120万吨大米,目前已经从越南采购大米。由于国际市场价格高企,该国食品部7月26日表示,自泰国进口大米的计划可能暂停,此前孟加拉与印度的交易也因价格问题而未能成交。
事实上与泰国的政府间交易仍然在谈判,7月下旬期间,泰国代表团在达卡敲定协议将向孟加拉国出口多达20万吨大米。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的名誉主席表示:“泰国将会提交一份新的报价,交易谈判在继续。”
孟加拉自由进口贸易活跃,在政府削减进口关税之后,私人贸易商从6月以来已从邻国不断购进大米,孟加拉国食品总局局长德鲁尔·哈桑表示:“哪个国家出口价格具有竞争力,那么我们将出手。我们可能无法完成与泰国的交易了,因他们的报价过高。”孟加拉代表团将于8月1日访问柬埔寨,届时或将签订大米进口谅解备忘录。“如果新的报价更具竞争力,我们会考虑由柬埔寨供应。”近年来,柬埔寨积极拓展大米出口市场,争取实现100万吨大米出口目标。柬埔寨稻米联盟30日表示,柬埔寨将争取出口大米至孟加拉国。
自今年5月至今,已经召开了第五批次招标会,本次欲进口5万吨蒸谷米,Olam公司报价最低,为CIF419.51美元/吨。第六场次招标会将于8月8日召开,招标的品种数量估计与第五批次相同。
菲律宾将招标进口25万吨大米
菲律宾国家粮食局7月25日招标进口25万吨25%白米。然而,据越南九龙江三角洲地区大米出口企业,菲律宾此次招标的规定和条件比前更加严格。参加招标企业须满足:2-3年内已签署交货数量相当于招标数量的合同。因此很少越南企业满足该条件。
据外媒报道21家海外大米贸易公司报名参加菲律宾举行的25万吨大米进口招标会,这些公司来自越南、泰国、新加坡和缅甸,其中有10家来自越南,6家来自泰国。菲律宾计划通过公共招标或政府间的交易进口价值56亿比索的大米,提高淡季期间的缓冲库存。
开标当天只有18家单位参加竞标,这批大米将分八船,每条船为一个标段,其中六船各为2.5万吨,两船各为5万吨。据公布的出价结果,四家越南公司、一家新加坡公司和一家泰国公司报价最低,最低报价在409-431美元/吨之间(菲律宾仓内交货价格),低于菲律宾国家食品局 (NFA) 的最高限价451.08美元/吨。越南大米供应商赢得了大部分的交易,成交17.5万吨,新加坡交易商olam赢得5万吨,而泰国大米供应商仅赢得2.5万吨。 据菲律宾国家粮食局,中标企业预计将于8月至9月期间向该国交货。
越南粳米出口量激增 农民种植踊跃
越南粮食协会的报告称,今年上半年越南大米出口量达近266万吨,创汇16.5亿美元(离岸价),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同比小幅增长,分别为0.25%和1.85%。
粳米出口激增,同比增长近300%。是越南五类主要出口大米之一。两年来,粳米出口保持三位数增长,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15年,粳米出口量仅占越南大米出口总量的1%,截至目前,这种米出口量已占4.57%。
越南粳米主要出口市场为澳大利亚。今年上半年,越南粳米对澳大利亚出口猛增,占出口市场份额的5.24%。然而,越南大米的主要进口市场仍是亚洲。越南大米对亚洲一些国家的出口比2016年大大增加,占近70%,其中中国位居第一(43.8% ),其次是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除了粳米外,高档白米、糯米和碎米出口也猛增,分别为34%、51%和127%。在今年上半年越南出口的大米结构中,香米仍占最大比重,为28.8%,其次是高档白米,占28.6%。
受出口刚需带动,农民也开始踊跃种植粳稻,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只批准试验性的在红河三角洲和北部山区少量种植,但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在未获批准的情况下已经累计种植了4.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迪石、陈德良、江清地区。受访的粮农反映因为常规稻谷种植津贴没到位,担心大量种植常规稻没有钱赚,而粳稻可以和贸易商签订单。目前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有3万公顷稻田在按订单合同在种植粳稻,但据统计实际种植面积调查,粳稻种植面积超出了1.3万公顷,越南农业部门已经向当地农民发出提醒,一定要按合同种植粳稻,一些易受水灾影响的地区也未必适合种植粳稻,而且粳米在当地市场几乎没有销路,不要盲目跟风。
1-6月柬埔寨大米出口增长7.6% 中国仍是最大市场
国际机构看市
世界粮农组织FAO:谷物价格指数连续第三个月回升
据2017年8月3日FAO数据报告,从FAO食品价格指数(左图)看,2017年价格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呈现上涨趋势,乳制品和谷物价格上涨推高了指数。
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7月份平均为162.2点,比6月份上升8点(5.1%),较2016年7月上升14.1点(即上升9.5%)。谷物价格三个月来持续上涨,其驱动因素是小麦价格更加坚挺,其次是大米报价。7月份小麦价格涨幅最大,因为持续高温干燥天气造成北美洲春小麦生长条件进一步恶化,引起人们对质量的担忧,尤其是对高蛋白小麦的担忧。季节性供应紧张也为大米报价提供了一定支撑,尽管价格的上涨因需求放缓而受到抑制。相反,玉米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中国境外采购速度加快为玉米价格提供的支撑,因美国天气条件改善而被削弱。

从FAO的亚洲大米价格趋势图分析,泰国100%B级米价格在2017年7月价格回落(下图的左图)。越南25%白米价格在7月略有回落。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国际大米价格指数回落
从国际谷物理事会IGC的价格监测指数看,7月价格出现回落,目前价格跌落到去年同期相当,随着7月新稻谷上市以及下半年的秋粮上市,价格仍然有一定的下行趋势,可见2016年走势对今年价格趋势仍然有一定的参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