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问稻中国”暨中国稻米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省兴化市成功召开。会议以“问稻中国”为主题,为大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切实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大米品牌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指出,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只有顺应消费结构升级,才能应对国际稻米行业竞争局势。坚持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助力稻米产业提质增效。努力推进稻米发展由产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进而提升农业产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关注焦点。
针对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张玉香提出四点方针:一是积极建立增速体系,完善技术服务。发展优质产品,全面提高稻米农产品安全水平。二是坚持以品牌化建设为引领,推进企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四大动力。三是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模式,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来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四是加大深化改革支持力度,推进构建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激发内深动力。
兴化市有100万亩无公害养殖生产基地,80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化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黄红旗指出,为全面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家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试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打响兴化现代农业集体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推广兴化稻米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全国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打造国家级的健康食品产业园,努力走出稻米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洪程认为,在稳定产量同时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创造出在国内外都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中国稻米产业发展论坛“问稻中国”,吹响了稻米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集结号,讨论了当下稻米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了稻米行业生产和消费产业升级,促进了中国优质大米品牌化建设,助力中国稻米产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