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农委2017年农资打假治理行动计划,朝阳市各县(市)区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狠抓落实,把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遏制生产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车辆964台次,执法人员3321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店2705个,企业、市场93家,发放宣传材料14.7万余份,查处案件共计29起,其中当场处罚18起、立案11起、结案3起、处罚金额31000元。
其中全市检查种子门市830个,种子企业10家,出动执法车367次,出动执法人员1365人次,与各县签订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监管责任书8份,签订种子生产监管责任书8份,与种子门店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772份,发放宣传资料56400份,通过电视、广播、条幅、宣传车等方式宣传139次,对种子进行“四项”指标检测和转基因速测1215份,立案11起,其中结案3起,已收缴罚款14000元,没收违法所得4000元。检查农药店1160个,整顿市场53个,出动执法车辆285台次,执法人员1103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765份,当场处罚18起,处罚金额17000元。全市土肥系统共出动853人次,312车次,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检查门点715个,检查厂家30家,重点严查复混肥、配方肥、有机肥、生物肥和水溶肥等有无登记情况,严查肥料有效成分不足,包装标识不规范,夸大使用效果等行为。
通过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质量法制意识和识假辨假的能力,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整个朝阳市农资销售企业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朝阳市农资生产经营秩序有了进一步的好转,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