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覆盖的桓仁大地,天寒地冻,但木盂子管委会棚栽山野菜、以粗粮为主要原料的抗联煎饼等生态型特色产业却涌动着山里人增收的生机和活力。通过管委会生态型经济政策的大力扶持,该地区已由过去煤炭、白灰为主的污染性经济主体转化成为中小药厂、山野菜、粗粮加工为主的新型生态经济主体,直接推动农民年均增收亿元以上。
地处桓仁满族自治县西部的木盂子管委会,区域面积146平方公里,现辖5个行政村,39个居民组,2943户共12422人。过去,由于该地境内煤炭、石灰石储量较大,因此,煤炭开采和石灰石加工一直是该地区支柱产业。但自从天然林禁伐后,该管委会经济就停滞不前。近年来,管委会为了推进农民增收,针对境内丰富的水稻、玉米、大豆、中小药材、山野菜、经济林及煤矿、旅游资源,独辟蹊径,培育新型煤炭循环工业、绿色加工企业及无公害绿色种植业,用绿色的发展思想在木盂子大地上谱写出绿色富民、富地区的产业发展乐章。
首先,管委会在发展绿色环保工业上做文章,在按照生态环保生态产业科学设计的基础上,以招商引资等多种手段,先后规划并推进年产原煤50万吨的云盘山煤矿建设项目,锦江煤业有限公司深部开采项目,锦江煤业有限公司年加工10万吨型煤的型煤厂建设项目,昊林选煤有限公司第三期工程煤泥深加工项目,木盂子综合铁矿探矿开发项目,石灰石矿开发项目等生态环保工业项目开发,实现了工业精深加工和环保产业经济新格局,有效地提高了境内规模工业企业对财税的贡献率。
在打赢绿色工业品牌战后,管委会又把生态发展的目光瞄向农业资源深加工上,围绕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和抗联红色旅游产业及山区养殖产业,大上项目,推动新型农牧业朝纵深方向发展。
众所周知,木盂子管委会地处辽东山区,境内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是生态旅游胜地。特别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风景区就坐落在该地,丰富的动植物物种、美丽的雾海红枫,为这里增添了不尽的迷人色彩。这些丰厚的旅游资源,一年四季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在拥有大量自然景观的同时,木盂子地区还有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同五女山齐名的高句丽高俭地山城、仙人洞兴隆观道教遗址、抗联英雄杨靖宇部队住营地等多处红色文化遗址,都为木盂子管委会旅游产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管委会以这些旅游和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绿色资源为招商品牌,在开发冰壶沟旅游景观的基础上,又吸引外资建立起抗联煎饼厂等粗粮加工企业,不仅带动当地300多人走上就业之路,还直接为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在此基础上,木盂子管委会围绕干坚果等生态资源引进投资500余万元的树国果仁加工厂,既解决了林上经济深加工问题,又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500多人。同时,他们还以山野菜基地建设为依托,吸引境外资金100多万元,建起东鑫野生食品加工厂,年创产值400多万元;建起以生产人参、五味子保健品的古原保健品有限公司,每年可创产值2000多万元。这些以绿色前提兴建的农产品加工新型生态企业,在木盂子地区形成了新型生态经济风景线。
在大力抓好环保工业的基础上,管委会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技术扶持、政策拉动、产业带动,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型特色农业基地。先后发展红松果材兼用林6000多亩,核桃园抚育500亩,林下参2000亩、中小药材1700亩,移植、种植大叶芹348.6亩,刺嫩芽127亩,刺五加103亩。同时,管委会以实施农业鼓励政策、贷款补贴等多种方式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反季节蔬菜生产,相继建立起反季节蔬菜2000亩,直接拉动1100户农民发展夏季大白菜、大萝卜等蔬菜产业,今年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收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