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煮饭的人都知道,煮米饭时,在锅里加一点水,水稍微漫过大米,就可以开始煮了。很多市民把这个老方法称作是“妈妈的煮米方法”,因为很多老人都是这样教孩子煮米饭的。但是,近日,一则疯传朋友圈的消息打破了不少人的“煮米经验”。
该消息称,这种惯用的煮米方法会让人吃进去更多的“砷”,最佳的煮米方法是先用水把米泡一夜,第二天把水倒掉后,重新加水开始煮,这样,大米的砷含量会大大降低。惯用的煮米饭方法,真的会让人吃进更多砷吗?
据了解,砷分为“有机砷”与“无机砷”,人们常说的有毒的砷主要指的是“无机砷”。
“产地因素会影响大米的砷含量。”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任尹海庆表示,如果水稻生长在一些有化工污染的地带,确实会增加大米的砷含量,但是,就他近几年的研究经历看,还没遇到过河南市场上的大米砷含量超标的案例。
“国家对大米的砷含量限量标准是0.2毫克/千克,这个也是国际标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吴永宁曾表示,在当前的标准下,全球稻米的不合格率仅为1%,而致癌风险仅为十万分之一。
2014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共抽检了7438批次粮食及其制品,其中包括3525批次大米及其制品,均未发现砷超标的产品。去年6月24日至7月25日,根据两万多市民的投票结果,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选取了郑州市场上的大米等热点食品进行了抽检,结果显示,大米的抽检合格率为100%。
昨天,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曾做过检测,发现郑州市场上大米的砷含量多是零点零几毫克/千克,远没有达到国家的限量标准。尹海庆表示,“只要是不超过国家限量标准的大米,经过正常清洗蒸煮后,是不会增加其自身的砷含量的。”
大米多泡一会儿、多淘几遍,是否会降低其中的砷含量呢?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室、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因为没有做过专门的试验,所以不好说。不过,如果市场上大米的砷含量不超标,做这个试验就没啥意义了。
而且,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的专家提醒,大米泡得时间过长,反而会丢失其他营养。水量和淘洗次数要尽量减少,以除去泥沙为适度。因为米里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这两样东西特别容易溶于水。建议淘完米后马上下锅煮,米泡时间长了,米里有一种叫核黄素的营养成分也会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