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已过,玉米贸易购销陆续恢复,产区玉米上量压力显现,玉米价格震荡下跌。截止本周一,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主流收购价1520-1600元/吨,大部分较上周继续跌30-40元/吨。广东港口东北产玉米成交价1630-1640元/吨,较上周五回落10元/吨。福建漳州港东北产玉米价格1630元/吨(水分15%以内),较上周基本持平。辽宁锦州港口主流收购玉米价格1440-1450元/吨,较上周五回落30元/吨,鲅鱼圈港口新季玉米理论平舱价1480-1500元/吨,较上周五回调30元/吨。笔者分析打压玉米价格下跌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农户正月十五过后,玉米购销活动逐步展开,由于近期天气晴好,气温有所回升,产区不少余粮偏多的农户惜售心态松动,开始积极售粮,玉米上量压力显现。据了解,截至2月8日,华北地区农户售粮进度为46%,同比偏慢11个百分点。山东售粮进度为48%,同比偏慢12个百分点;河南售粮进度为49%,同比偏慢10个百分点;河北售粮进度40%,同比偏慢11个百分点。东北三省一区农户售粮进度为58%,同比偏慢23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售粮进度为62%,同比偏慢24个百分点;吉林售粮进度为52%,同比偏慢22个百分点;辽宁售粮进度为73%,同比偏慢14个百分点;内蒙古售粮进度为48%,同比偏慢24个百分点。
畜禽养殖户在春节期间大量出栏,据农业部分布1月份4000个监测点的生猪存栏信息,生猪存栏环比上月减少2.9%,比去年同期减少2.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上月减少0.4%,同比去年减少1.5%。而春节过后,猪价陆续下跌,本周生猪均价环比仍下跌,再加上目前冬春交替,禽流感疫情持续多发,畜禽补栏心态更显谨慎,2-3月份为传统养殖需求淡季,同时,节前不少饲料企业囤有一定的库存用量,现阶段以消耗库存或执行前期合同为主,再加上港口后期进口高梁、大麦将集中到港,抢占了部分玉米饲用市场份额。
节后,玉米淀粉、蛋白饲料以及DDGS等下游产品需求整体进入淡季,加之不少企业普遍认为玉米供应仍充足,目前原料库存维持10天或半个月左右的用量,随用随采为主流策略。另外,有消息称,由于两会在即,华北地区再加强环保监管力度,部分企业开工或受限,将进一步拖累玉米工业需求量。不过,2月15日,吉林省财政厅和粮食局联合印发《吉林省饲料加工企业财政补贴管理办法》,对纳入补贴范围的36家饲料企业收购加工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给予每吨200元补贴,进一步增加玉米消费用量。加之,正月十五过后,东北地区中储粮一次性储备收购工作继续发力,利多政策给予市场利好信心。同时,近日,东北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玉米贸易购销,基层农户及持货贸易商挺价惜售心态略增,支撑当地玉米价格。
伴随着玉米购销活动陆续恢复,玉米集中卖粮压力继续显现,而当前主产区基层玉米售粮进度大幅度慢于去年同期,因此,今年3-4月份,玉米或仍将再现售粮高峰期。再从需求端来看,畜禽养殖存栏率仍处于低位,而玉米深加工用量暂无太大的起色,玉米供需仍将保持宽松格局,预计短期国内玉米仍将弱势震荡,其中,华北玉米继续探寻底部的可能性也较大。